当前位置:首页 > 星辰影院免费观看电视剧电影 > 正文

14岁初中生张婉莹:用梦想点亮青春的校园女孩

摘要: 从普通女孩到校园焦点14岁的张婉莹,住在南方一座小城里,就读于本地一所普通的初中。乍一看,她和班上大多数同学没什么区别:个子不高...

从普通女孩到校园焦点

14岁的张婉莹,住在南方一座小城里,就读于本地一所普通的初中。乍一看,她和班上大多数同学没什么区别:个子不高、爱扎马尾、课间和闺蜜在走廊上聊八卦、上课时一边记笔记一边偷偷画小表情。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,这个女孩的世界,远比表面丰富得多。

她性格安静,却有一种特别的光。那并非张扬、喧闹的光,而是会吸引人不自觉多看几眼的那种温柔光亮。体育课上,她跑步姿势流畅、节奏稳得像随音乐跳动;美术课她画的素描能让老师盯着看半天,连铅笔的痕迹都充满情绪;她的作文不是堆砌华丽词藻,而是能让人读着读着就沉浸进去。

三年前,她很普通,甚至有点默默无闻。但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代表班级参加校朗诵比赛——当她站在台上,声音如清泉般流淌,配上坚定的眼神,台下的同学和老师都惊讶了:原来她有这样的力量。那一次,她第一次感受到,努力让别人听见自己的声音,是一种美好的事情。

自那以后,她开始主动参加更多活动——演讲比赛、辩论赛、学校艺术节。她不是一帆风顺,有时候稿子写到半夜也推翻重来,有时候在台下紧张到手心出汗。但她逐渐学会把这种紧张变成动力,这让她的心变得更强大。

每天早读,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,把朗读声带起来;放学后,她会去图书馆坐一会儿,看课外书、查资料、练习写作。她的同桌常常笑她“像个小老师”,但她自己知道,这不是为了什么荣誉,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有分量。

她有一个特别的习惯——给自己写信。信里,她会记录下当天的心情、遇到的难题、一个瞬间的感动,甚至是未来的憧憬。翻看过去的信时,她总是能看到自己一点点的蜕变:从怕说错话的胆小女生,到敢在课上举手表达观点;从害怕比赛舞台的生涩,到能自然地面对上百人的注视。

这些变化,就像树的年轮,不知不觉地累积。

老师评价她是“安静又坚韧的学生”,同学们觉得她“乍一看平凡,但越认识越有意思”。而这一切,正是她慢慢塑造的——用时间和努力,把“平凡”打磨出属于自己的花纹。

用梦想为青春命名

张婉莹心里一直有一个目标:成为一名用文字和声音影响别人的人。她说,那场改变她的朗诵比赛,就像是给她的人生按下了一个“启动键”。

为了这个目标,她在平时不止学习课本知识,还主动去学一些额外的内容。她跟着网络课程学习播音发声,模仿新闻主播的语调和呼吸节奏;她阅读不同类型的书,从诗词到小说,从散文到纪实文学,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一遍遍琢磨;每逢周末,她会在家用旧手机录音,反复听自己的朗诵,找出不够流畅的地方进行修改。

家人起初只是支持她的兴趣,但随着她一次次在校内、区里比赛中拿到好成绩,家人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坚决:“既然喜欢,就坚持下去,我们会一直在背后为你加油。”这种被信任的感觉,让她的目光更坚定。

坚持并不是一直顺风顺水。她也有低谷——记得一次市里的大型朗读比赛,她在台上因为一个复杂的句子卡壳,短短几秒的沉默像放大了无数倍。下来后,她几乎想直接放弃。但那天晚上,班主任发来一条信息:“能走上那个舞台,你已经比很多人勇敢了。跌倒不可怕,可怕的是因此停下脚步。

”她把这句话抄在日记本扉页,成为此后每次比赛前翻看的动力。

除了舞台和文字,张婉莹在生活中也有着细腻的情感和对世界的好奇心。她关心流浪猫狗,会在路边放碗水、记录它们的样子;会帮同桌解答数学题,但更喜欢陪他一起找到解题的思路;她热爱观察天气变化,能用一整页的文字去描写雨后桂花香的味道。她把这些看似琐碎的瞬间,都当作自己故事的一部分。

她知道,自己的人生才刚刚起步。眼下,她依然是一个每天早起赶早读、偶尔为一次测试焦虑、下课排队打饭的初中生,但她也早早意识到,不必急着去和谁比较,也无需害怕平凡——因为真正的成长,不是一天的冲刺,而是每天的积累。

最近,她在学校分享会上说:“也许我不会永远站在聚光灯下,但我会永远记得,14岁的我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。青春就是一段试错的旅程,没有谁规定你必须一次成功,重要的是你敢不敢一直向前。”

台下的掌声很热烈,有人感慨:“她说的不是喊口号,是真的在生活里这样做。”

14岁的张婉莹,正在用她的热爱、坚持与勇气,把青春的每一天写得有声有色。也许几年后,她会走向更大的舞台;但就算不在舞台中央,她也不会停止发光。因为她知道,属于她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